RSS订阅 | 匿名投稿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相关知识 > 正文

视频为什么这些最有才、最厉害的女子英文还这么溜?(附视频

作者:habao 来源: 日期:2018/8/9 2:42:11 人气: 标签:为什么英文

  时期,民生凋敝,但是也就是在这个合璧,新旧交替的社会下,孕育出了一大批学贯的学者,才子,才女们。他们的思想,并且半数都有英美留学背景。一口英语流利得堪比母语,而对中华文化的造诣又同时让人自叹不如。这几天,一个三位时期的小姐姐们用英文介绍自己发型的视频又风靡网络。那么,一起来看看,时期的留学生们,英语到底是什么水平?

  时期的教育,一直是小伙伴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那个时代,老师们好像真正贯彻了 “因材施教” 和 ”授业解惑也“ 这样的角色。

  但时期不仅仅在国学方面有重大的成就和突破,与此同时,留学的风潮也席卷整个社会,稍有些地位和积蓄的家庭,都地送自己子女出国....

  注:视频摄于1929年,由几段删减花絮组合而成。视频中三位女子分别以英文、中文和粤语介绍自己的发型,中间讲英文的女子还同时负责为另两位模特翻译。

  看第二段,如果说前面小姐姐还有点紧张,那么这个时候的小姐姐已经完全适应了镜头,变得自信大胆起来,她的英文不但流利,而且用词准确,口音也是纯正的英式英语!

  不仅如此,花絮里的小姐姐还展示了自己惊人的语言天赋——可以在英语、中文和粤语三种语言之间切换自如!!流利程度简直堪比现在的同声传译员啊!

  不仅如此!时期可谓是“辈出”的一个年代,大批大批的中国精英“留学党”们步入美国、英国、法国....等发达国家的校园。在那个提倡“民族、、民生”和“兼容并包”的年代,这些海外学生归来的高精尖人才们,又纷纷回来报效祖国。

  现在大家熟知的大家们,多半都是有过留学经历的。他们英语流利,家境殷实,熟读中外经典。同时思想,是社交场上的明星,同时是杰出的作家、诗人、者....

  则相反,那是最坏的时代,也是最好的时代。的那些才女、诗人、文学家们,她们有颜有才有气度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暂不论她们之间的互撕,今天且看这几位的英语水平~

  张爱玲五六岁时,家里就请了英国人教英语,后来她又去了美国人办的学校:圣母玛利亚女校。这所贵族学校,学费是普通工人10个月的工资,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学生,重视英文,学生都能说一口极其流利的英语。有钱人在孩子的教育上真是从不吝啬啊……

  她也挺喜欢英语的,经常一个人演莎翁的话剧玩,一会演哈姆雷特,一会演克劳迪,大段大段莎翁的英文剧本,简直是文科生里的Sheldon,接近母语者的英文水平。

  她说出名要趁早,20岁前后,她就用英文写了《记》、《中国人的教》等文章,发表在上海租界的英文报刊上,转头再翻成中文投给本土,一篇文章拿两份稿费。是的,才女就是有这种操作。后来的写作生涯里,张爱玲也像炫技一样,把自己的中文作品用英文改写,再翻译成中文。

  1956年,张爱玲将《金锁记》扩展成英文长篇Pink Tears,后来她将Pink Tears改写成The Rouge of the North(《北地胭脂》),之后又将《北地胭脂》翻译成中文版的《怨女》。

  你很少能见到一个人像张爱玲那样,在传统国学和英语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,宛如打通任督二脉一样运用自如。

  张爱玲的冷傲孤标个性成就了张爱玲,她的喧哗与沉寂的反差更是给她蒙上了传奇色彩,大上海成就了张爱玲的辉煌,使张爱玲的个性张杨得一览无余,又是因为感情,这个难以名状的东西改变了张爱玲的后半生。看来再傲气,再优秀,再有才华的女人也会为爱而生。

  张胡之恋燃烧了张爱玲,不过在当时张爱玲还算是比较的。由于胡兰成的身份、时代的不由分说,张爱玲从上海滩消失展转到,即而又到美国,直到最后客死他乡公寓,一代才女归于真正的沉寂,她死得那么悄然,甚至没有一瓣眼泪为她送行,一个曾经多么喧哗的生命就这样寂静的退场了。

  长得好看也就算了,林徽因英文也超厉害,连美国学者费正清都称赞不已。她自小就读英国人办的学校,底子打得好,后来父亲还带她去了一趟欧洲,专门给她找了家教老师补习英语,人家自小学的就是纯正的伦敦口音。

  19岁时,爱好文艺的林徽因尝试翻译了王尔德的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(《夜莺与玫瑰》),并发表在1923年12月1日《晨报五周年纪念》上。

  “呀!幸福倒靠着这些区区小东西!古圣贤书我已读完,哲学的玄秘我已彻悟,然而因为求一朵红玫瑰不得,我的生活便这样难堪。”

  这个19岁的小姑娘首次发表的作品就成绩斐然,之前有人将王尔德的这篇标题翻译为《夜莺与蔷薇》、《莺儿与玫瑰》,林微因翻译完了之后,后来的译本全都引用了她的翻译《夜莺与玫瑰》。

  林徽因能有这样的翻译成就,少不了徐志摩的功劳,是他推荐这位文艺女青年阅读英国文学。林徽因很快对外国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她开始阅读英文原著,英文水平也是在那段时间取得了飞速增长。他俩能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,然而最后还是没成······也许是没有吧,看下一位。

  杨绛先生可能已经脱离才女之列,进升大师级别了。“先生”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,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,能称为“先生”的女子寥寥无几,而杨绛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她通晓英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,著名女作家、文学翻译家、外国文学研究家,这些光荣头衔都落在了她一个人头上。

  杨绛当年是班上的“笔杆子”,东吴大学1928年英文级史就出自她的手笔。先生不仅写作好,翻译也好,来感受一下先生的英文翻译水准:

  1926 年,希拉里、宋美龄的校友冰心,在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(Wellesley College)完成了硕士论文——《李易安女士词的翻译与编辑》,第一个用英文向介绍李清照的诗词。冰心不仅是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,也是优秀的翻译家。冰心以清新、秀丽的散文、诗歌闻名于中国现、当代文坛,但她一生各个时期都没有离开翻译。

  10岁左右就从祖父的书架上捡起林纾先生译的法国作家小仲马写的《茶花女遗事》,后来,又寻来了他翻译的英国作家狄更斯写的《块肉余生述》,阅读了严复译的英国名作家斯宾塞的《群学肄言》与穆勒的《群己权界论》。

  冰心的翻译实践是双向的,既有汉译英的作品,也有英译汉的作品。大部分译作都是英译汉,她的第一部英汉翻译作品是纪伯伦的散文诗《先知》(1931年)。在1955年到1965年期间, 她先后翻译了来自8个国家50多部作品,包括诗歌、诗剧、民间故事、书信、小说、散文诗等7种形式。

  其中较出名的有纪伯伦的《沙与沫》(1963年);泰戈尔的《吉檀迦利》(1955年)、《园丁集》(1961年)、诗剧《暗室之王》、《齐德拉》、书信《孟加拉风光》、小说《喀布尔人》、《弃绝》等(1956年);印度的穆·拉·安纳德的《石榴女王》;印度萨洛季妮·奈都的《萨洛季妮·奈都诗选》;加纳的以色列·卡甫·侯的诗歌《无题》;美国尼姆·威尔士的诗歌《古老的》;朝鲜元镇宽的诗歌《夜车的汽笛》;马耳他总统安东·布蒂吉格的《燃灯者》;晚年,她还与老伴吴文藻先生一起参加了《世界史》和《世界史纲》的翻译工作。

  冰心曾说过:我喜爱纪伯伦的作品,特别喜爱他的人生哲学,对爱的追求。他说:“爱不占有,也不被占有”,“真正伟大的人是不别人,也不受的人。”

  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,这些才女们从小时候就开始学英语了,真的是从娃娃抓起。宋美龄作为大家闺秀自然也不例外,她幼年在家学英文,十岁就跟随姐姐赴美留学,之后就读于韦尔斯利女子大学,主修英国和前夫同居的日子文学。

  宋夫人的英文能力究竟如何?1943年2月18日美国上的那场会告诉你,她不仅拥有一流的英文水平,更有征服的魄力,美国朝野为之轰动。

  随后,宋美龄又到纽约、、、、等地募捐,美国朝野被其高雅的风姿、卓越的才华所倾倒。她在美国社会刮起了一场“宋美龄旋风”,宋夫人的英文水平,可以盖个国际权威认证的章了!

  这些才女们要么写作水平一流,要么能翻译能,听说读写各有所长。为什么才女们英语能学得这么好?

  首先,她们或是从小聘请家教,或是就读西式学校,或是就直接出国留学了(未来的你们加个油)······

  其次,她们都是些文艺女青年,热爱文学,对经典作品有着浓厚兴趣,原文书什么的,读着读着英语就利索了,譬如林徽因和张爱玲。

  当然也有时代的背景因素在,时期,她们几乎是最早的接触新的知识女性,也是最早走出去的一代国人。通过英语这门语言,她们了解了海外文化,扩展了知识边界和眼界,这也许就是语言本身的魅力吧。

  现如今,我们不用走出国门也可以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,让自己和孩子一起学习英语,用英语去阅读、去感受、去写作、去。你做到了就是做好的时代,做不到就是最坏的时代…小伙伴们,加油啊!

  本文由 恒宇国际(www.neivn.cn)整理发布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0
0
0
0
0
0
0
0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